香港道路大典
Advertisement
香港道路大典


現時香港有10條幹線,依次編為1至10號幹線,以標示香港各條主要幹道

幹線編號演變[]

第一代幹線 (1968年)[]

在1968年出版的「香港長遠道路研究」中刊有市區及新界主要道路及計劃中的道路,內裡亦使用了第一代幹線編號。[1]在第一代幹線編號中,使用一位編號的幹線為主要幹路,連接各個策略性發展區。使用兩位編號的幹線則是區域幹線,是其首位數編號的幹線的支線,將發展區內的地方連接。表內大部分道路在當時尚未落成,因此當時難以實行以下方案。

第二代幹線 (1974至2004年)[]

第二代幹線編號始於1974年,幹線編號大致按照前一代,惟3號幹線併入2號幹線;原有6號幹線亦被剔出主要幹線之列,騰出編號予新落成幹線,例如東區海底隧道西區海底隧道等。另外,上一代幹線中所有雙位數幹線支線編號一概取消,擁有幹線編號的幹線都是主要幹線。

當時香港各條主要幹線如下:

另外,在計劃中尚有以下幹線:

現有第三代幹線 (2004年起)[]

運輸署基於「香港方向指示標誌綜合檢討」的建議,決定於2003年重整自1974年沿用至今的幹線編號系統[4]。有關檢討於2001年8月由顧問研究公司展開,2002年年底完成,旨在找出目前方向指示標誌需要改善的地方。

全新幹線編號系統,其中三條南北行幹線(包括海底隧道),以香港島為起點,向北伸延,另四條東西行的’幹線和一條圍繞新界的環迴幹線。為協助駕駛者熟悉幹線網絡,運輸署加強宣傳幹線網絡簡圖,並為每條幹線製作幹線網絡線狀圖,以及設立預告路線方向指示標誌,並把屬於地區、分區或區域層面的目的地,分別在不同的指示牌上顯示,令駕駛人士獲得更清晰信息。

新設計的方向指示標誌,率先在沙田區及由沙田至大埔的一段吐露港公路試用。

新舊幹線編號[]

現有與上一代幹線編號對應表
現有幹線編號 上一代
幹線編號
備註
1號幹線 1
2號幹線 6
3號幹線 3 第二代過渡至第三代幹線編號中,唯一保持不變的幹線
4號幹線 7 銅鑼灣以西;堅尼地城以西路段擱置
8 銅鑼灣之東
5號幹線 2
6號幹線 11 預留予中九龍幹線
直至2020年尚未有任何路段落成
7號幹線 4 除了編號以外,並沒有變動
8號幹線 9 其中青沙公路又稱16號幹線
9號幹線 1 大埔公路 - 沙田段吐露港公路、及粉嶺公路
2 新田公路元朗公路/青山公路(潭尾段至洪水橋段)、屯門公路
5 荃灣經城門隧道往沙田
10號幹線 10

主要幹線及出口編號系統[]

Route 9 Road Sign

9號幹線編號兼快速公路標誌

駕駛人士可使用單張 的主要幹線簡圖及路線圖,找出行程中須經過的幹線及出囗編號。

主要幹線以「路盾」顯示,在各主要幹線沿途,以及接駁主要幹線道路的方向指示牌中顯示。

  • 2004年之前,幹線編號標誌的設計是黃底透明字,因此幹線編號字樣會隨着路牌顏色而改變。
  • 2004年,政府重組香港主要幹線,將路盾的設計更換成黃底黑字。[5]

里程標誌系統[]

里程標誌設置於各主要幹線,以便駕駛者能清楚其所在位置。

R324

此為3號幹線南行24.0的里程標誌

  • 白色數字指幹線的里程距離。
  • 9號幹線外,其餘幹線的里程標誌皆顯示以下資訊:
    • 行車方向的中文,在左下角,如「北」;
    • 行車方向的英文簡寫,在右下角,如「N」。
  • 黑色數字指主幹線編號。

適用於 9 號幹線

R940

此為9號幹線順向40.0的里程標誌

  • 「A」指經城門隧道至荃灣屯門的行駛方向(順向)。
  • 「B」指由城門隧道至沙田大埔的行駛方向(逆向)。

里程顯示牌在大部份主要幹線的道路上沿途顯示,每隔100米顯示,每1公里顯示大型顯示牌。但部份較舊的道路(如龍翔道窩打老道等)並未顯示。

除了主要幹線外,港珠澳大橋香港連接路香園圍公路都有類似里程標誌,惟下方沒有路盾,而相較於主要幹線上的里程標誌,這些里程標誌的行車方向的中文、英文簡寫比較近在一起。

圖集[]

註釋及參考資料

相關條目[]

外部連結[]

Advertisement